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

全面性下背痛預防與治療


預防與治療下背痛的最佳方法就是運動(背部深層肌肉訓練和行走等)與衛教(日常活動動作調整等),此外治療下背痛,會依據急性和慢性下背痛,選擇搭配藥物、電熱療儀器、牽引或徒手治療等,以達最大治療效果。

l   急性下背痛的治療
如果過去從來未發生而突然出現下背痛者,應停止提重物或需反覆腰部動作的勞力活動,甚至臥床或斜躺休息。大多急性下背痛,藉由適當休息就會好轉,嚴重者可能需要止痛藥物,通常不需要使用牽引或其他練熱療儀器,約三至四天後可依個人狀況搭配冷或熱敷,或使用束腹提供腰部支撐。

l   慢性下背痛的治療
慢性下背痛,其疼痛時間持續三至六個月,治療方法包括:緩解疼痛的電熱療儀器(短波、干擾波、超音波和熱敷等)、運動(為最重要的一環)、腰椎牽引、徒手治療、束腹、手術和病人衛教。

1.  緩解疼痛的電熱療儀器:
如經皮神經電刺激(TENs)、生物回饋、干擾波、短波和熱敷包等,可諮詢物理治療師等專業醫療人員,選用適合自己得治療儀器。

2.  運動:
治療性運動主要目的有:增進柔軟度、增加深層肌肉力氣和建立良好的姿勢控制。
ü   增進柔軟度
A.  William氏運動:在平躺、坐姿和站姿下,做背部平貼的動作,或是做改良式仰臥起坐、平躺膝蓋彎曲下,做提臀動作(如下圖一),可搭配大腿後側肌(如下圖二)、腳跟(如下圖三)和大腿伸肌(如下圖四)的拉筋運動。

圖一 提臀動作

圖二 大腿後肌拉筋運動

圖三 腳跟拉筋運動:下背平坦時,重心緩慢下移

圖四 大腿前側肌肉拉筋運動












B.  Mckenize氏運動:腹部貼地下,做伏地挺身;俯臥下,做抬背動作。
C.  軀幹旋轉運動

ü   增加深層肌肉力氣
一般可用改良式仰臥起坐或是小狗爬的姿勢,來達到深層肌肉的肌力訓練。然對於長期深層肌肉無力者,初期訓練時,需在專業人員,如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,以免不當使用表層大肌肉,反而加劇背痛的產生。

ü   建立良好姿勢控制
可從姿勢校正開始,可對著鏡子,觀察身體是否有任何不對稱(可看本教室-脊椎疾病第二步:眼睛觀察);在日常生活中,可試著維持腹肌收縮(肚臍往內往上做收縮),以誘發背部深層肌肉,達保護下背部的效果;其他增進姿勢控制的技巧,請諮詢物理治療師等專業醫療人員。

行走運動為維持健康下背的最佳運動,應盡量維持每週至少三天,每天三十分鐘的走路運動,而成長中的孩童或中老年人,應選用合適的健康走路鞋,避免走路產生的運動傷害,以達最大效果。


3.  腰椎牽引:
藉由持續性或間歇性牽拉,放鬆腰椎周圍軟組織(肌肉、韌帶、關節囊)。可自我牽引(如下圖)或藉由機器牽引。


4.  徒手治療:
可由物理治療師或其指導下自我執行,如腰椎鬆動術或按摩治療,為較緩和的方式,讓腰椎各節附近的軟組織鬆動,使得腰椎位置漸進復位。或使用強度較高的校正術,讓腰椎復位。然不論何種方法,皆須搭配運動治療和衛教,才可有效增進姿勢控制,根絕下背痛。

5.  束腹:
  增加腹壓和下背部穩定性。







6.  手術:
依不同病灶,可採取椎板切除術、椎間盤切除術、脊椎融合手術、椎間盤木瓜酵素注射或微創手術等,來改善下背痛症狀。如有問題,建議諮詢物理治療師或骨科醫師。

7.   衛教:
為下背痛防治的重要環節,與運動治療搭配合宜,可有效根除下背痛。
A.  穿舒適的低跟鞋
B.  確認工作平面高度,是否符合你的身高
C.  使用具有良好下背支撐的座椅,可使你稍微向後靠
D.  如需維持長時間坐姿,請嘗試讓你的雙腳平貼地面或是踏墊上

E.  如需維持長時間站姿,請嘗試讓一隻腳踩在一個稍高於地面的平台上

F.  如需長時間開車,請使用小枕頭或小滾筒在你的背後。且盡可能停車,下來走走路,以放鬆背部肌肉
G.  如果背痛影響睡眠,可試著在膝蓋下方放置枕頭,或側躺抱膝,且兩腳夾枕頭
H.  正確抬舉重物


如有相關更進一步問題,歡迎來信找葉老師諮詢(E-mail: kennyyeh0217@gmail.com 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